手机爱藏
上传鉴定
古泉园地专题
古钱币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

银元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纪念章

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的总称,包括徽章和收藏纪念章、装饰纪念章三大类。英文中通常以“pin” 来表示。

硬币

硬币(coin;specie;hard currency;hard cash;piece),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中华开国纪念币

1911年12月29 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在中国持续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

    您的当前位置:爱藏网首页 > 古钱币 >

    • 图文并茂实战教你鉴别福建版袁大头

      摘要:责编碧泉教你几招识别福建版袁大头的小秘诀,图文实战,让你不会看走眼。【阅读全文】

    • 新疆挖出古钱币遭哄抢,村民当废品卖

      摘要:4月4日,记者从新疆精河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3月28日,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镇艾力森陶勒盖村村民,在居民点北300米的农田中开挖棉田高压滴灌管道时挖掘出一罐古钱币,被围拥【阅读全文】

    • 中华四千年货币展在京拉开帷幕

      摘要:近日,中华货币四千年展在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拉开帷幕。展会上将会有自夏商周至民国时期的1500余件钱币实物亮相,其中部分钱币是首次公开展出。 【阅读全文】

    • 古钱币收藏不可不知的十大知识

      摘要: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阅读全文】

    • 河北上百吨宋朝铁钱币之谜

      摘要:记者从河北省沧州市文物局了解到,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旧州镇发现的上百吨宋代时期熔毁的铁钱币,由于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为何熔毁,至今谜底仍未解开。【阅读全文】

    • 老精希银元走俏收藏市场

      摘要:最近两三年以来,钱币市场里“袁大头”、“小头”、船洋等低档老银币板块涨势喜人,几乎绝大部分低价银币价格都翻了一番以上,尤其是一些比较珍稀的高端老银币,更是受到了【阅读全文】

    • 赋税与钱币

      摘要: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唐宋时期钱币方面的奇怪现象,就不难发现,各种看来反常的现象都同赋税有关。   唐朝的钱荒同两税法的实行有关。两税法以钱(夏)、粮(秋)两项立为定额,【阅读全文】

    • 关于“咒”和“夈”

      摘要:蚁鼻钱上最常见的文字,是咒和夈。咒字加上币上的穿孔,很有点像人的脸,但经过专家释读,现在已确定它是古文贝字朋的变形。夈字有人释为各六朱的连写,其中各是地名,六朱【阅读全文】

    • 币制多变

      摘要:新币制推行以后,百姓感到非常不方便,犯法的人很多。王莽只好下令停止使用龟、贝、布三种宝货,同时将原来的六种钱减少为两种,即只用小钱直一和大钱五十。到天凤元年(公【阅读全文】

    • “印子金”和“马蹄金”

      摘要:早在晋代,就有一种带印痕的古代金版出土,到了北宋时,这种金版出土的愈加多了,人们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印子金。再到清朝末年,人们才了解到印子金原来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阅读全文】

    •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铸行钱币的国家

      摘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如下的描述:   从兰诺斯岛来了一大批   载着酒的船队   其他的希腊人急忙前去购买,   有的用黄铜,有的用发光的铁,   有的用兽皮,牲【阅读全文】

    • 最早的纸币是怎样的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行纸币的国家,其他国家使用纸币要比我国晚数百年,因此,有关我国早期纸币的文物是极其珍贵的。这些文物可以使我们了解最早的纸币是怎样的。 宋代纸币【阅读全文】

    • 纸币发行的中断

      摘要:明朝初年铜钱、纸币、金银兼行,明朝统治者显然没有从前人的失败中接受足够的教训,其结果比前代还要糟。 明朝是洪武八年(1375)开始发行纸币的,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纸【阅读全文】

    • 纸币的回归

      摘要:钱庄、票号产生很早,但它们的极盛,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钱庄、票号兴盛的重要表现,就是钱票和银票的广泛流行。有人把钱庄、票号发行的钱票、银票归人纸币一类,但它们【阅读全文】

    • 造反者的钱币

      摘要:中国钱币自从摆脱了纪重的窠臼,就带上了某些政治色彩和文化色彩,特别是年号钱,颇有些布正朔、宣威德的味道。所以,宋朝和宋以后不少统治者有时明知铸钱要赔大钱,也要坚【阅读全文】

    • 由“钱”所想到的

      摘要:我们通常将货币称为钱币,或径称之为钱,那钱的本意即它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呢?经考察,人们发现,钱的本意竟是一种农具。 《诗经》上说:命我众人,寺乃钱、镈(我命令我手下的【阅读全文】

    • 五铢钱的确立

      摘要:汉武帝即位前,汉朝通行的是半两钱,然而当时的半两钱已不是秦国或秦朝时的半两钱,而是重四铢(半两应为十二铢)的减重钱。这种钱有钱文即面额与实重严重脱节的问题。汉武帝【阅读全文】

    • 吴邓钱布天下

      摘要:在中国,一讲到钱,就很容易联想到邓通,不少古代诗文提到他,不少名胜与他有关,讲钱币史不讲邓通似乎是不行的。 邓通,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生于士人家庭。像当时许【阅读全文】

    • 铁钱也很兴盛

      摘要:中国历史上铸行铁钱,见于史籍记载者,始于西汉末年,但偏于一隅,且数量较少。后来南朝梁也曾铸行铁钱,但时间较短。五代时期出现了铸行铁钱的一个高潮,有几个割据政权都【阅读全文】

    • 天圆地方与孔方

      摘要:今天的人们常常戏称钱为孔方兄,这显然与方孔圆形的铜钱有关。方孔圆形铜钱在中国使用了二千年,真可谓渊远流长了。前文已述,秦朝以前中国的铜质钱币有刀、布、贝、圜四大【阅读全文】

    • 是金不是铜

      摘要:有人怀疑春秋战国时期被用为货币的金是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当时金这个字(或单字词)有时表示黄金,有时则表示金属,有时确实也表示铜。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五【阅读全文】

    • 商业理论的形成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有关商业经营的理论也出现了。据《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曾向老子求教,老子用良贾深藏若虚告诫孔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语子罕》【阅读全文】

    • 因财政导致的钱币混乱

      摘要:清朝自嘉庆朝已显现危机,但尚能维持局面。到了鸦片战争失败,向英国缴纳巨额赔款,财政上已是入不敷出。官方被迫向百姓转嫁负担,这恰恰激化了矛盾,于是轰轰烈烈的太平天【阅读全文】

    • 乾元大钱与会昌钱

      摘要:唐高宗乾封元年(666),曾铸行一种乾封泉宝虚价当十钱,因引起私铸泛滥,次年即停止使用。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国家财政极为困难,于是不得不铤而走险,铸行虚价大钱。唐肃宗【阅读全文】

    • 钱禁与铜禁

      摘要:实行钱禁、铜禁是以轻重理论为依据的。 垄断矿产资源的作法可能先秦时期即已存在,垄断货币制造至少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前文已述,贾谊是钱禁与铜禁的积极提倡者。但到了唐【阅读全文】

    • 年号钱与币文艺术

      摘要:中国铜钱自汉武帝时期以后就进人了五铢钱时代,五铢钱一直使用到隋朝灭亡。 在这七百多年时间里,虽然五铢钱一直居主导地位,但也并非没有流行过别种钱币,前述各种大钱就【阅读全文】

    • 鲁褒与莎翁的比较

      摘要:看过莎士比亚的悲剧《雅典的泰门》的人,一定会被剧中人泰门激昂的道白深深感动: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阅读全文】

    • 辽、金与西夏钱

      摘要:宋朝的版图不如唐朝大,当时中国境内还有好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其中较为强大的是辽、金和西夏。确切地讲,北宋时,它的北方有辽国,西北有西夏;南宋时,它的北方有金国,西【阅读全文】

    • 历史在矛盾中前行

      摘要: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北伐战争在1927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胜利果实被国民党夺取了,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权。为了庆祝国民党政府的建立,当局将1911年中华民国开国孙中山【阅读全文】

    • 圜币系统

      摘要:虽然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布币是继铜贝以后中国最早的铸币,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圜币比布币在历史上产生得更早。他们提出的理由主要有:一、早期的圜钱形状很像我国原始社会后期【阅读全文】

    • 首页
    • 上一页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 221
    • 222
    • 下一页
    • 末页
    • 2347017
    爱藏指南
    鉴定流程
    购物流程
    出售流程
    联系客服
    配送方式
    上门自提
    物流配送
    特快专递
    爱藏直达
    支付方式
    网上支付
    银行转账
    货到付款
    交易条款
    售后服务
    产品包装
    退换货流程
    价格政策
    发票索要
    爱藏合作
    回购代销
    加盟代理
    隐私声明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公司地址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05-2017 Powered By airmb.com 爱藏网 联系本站|官方微博:(新浪)@airmb爱钱网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3077976号广州爱藏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运营备案 工信部备案 支付宝合作伙伴 商务合作伙伴 保障交易 360安全大全 银联支付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