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的总称,包括徽章和收藏纪念章、装饰纪念章三大类。英文中通常以“pin” 来表示。
硬币(coin;specie;hard currency;hard cash;piece),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1911年12月29 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在中国持续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始铸乾元重宝钱,延续时间直至唐后期。其以铸制精整,钱文美隶之书,尤其是字廓深竣等特征而著称。在唐铸乾元重宝钱系列中,有一式称八星钱,【阅读全文】
摘要:大历元宝,乃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西北地区之地方铸币。其钱文隶书,旋读。小平形制,书体古朴有力,谱载计有大小两种制式,书体版式二三种,主铸材质青铜【阅读全文】
摘要: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中国陷入了分裂、战乱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第一、时间比较短,仅仅半个世纪。第二、朝代更换频繁:第三、钱币铸量比较少,工艺粗、品【阅读全文】
摘要:大蜀通宝,乃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937年)铸币。该钱小平形制,青铜质地,谱载有大小版式二三种。早前,该钱因为其时发现极罕,曾经被授予中国古泉五十名【阅读全文】
摘要:从保大二字看,是南唐钱;但从形制和背天看,具有楚国铸钱遗风,因而关于此钱,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保大元宝铸于南唐李璟保大年间(943~957年)。是李璟派兵攻入潭州(今【阅读全文】
摘要:永通泉货系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宗李骡交泰元年(958年)所铸。《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载:李璟困于用兵,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日永通泉货,谟尝得罪而大钱废。其钱文有篆【阅读全文】
摘要:唐国通宝:铸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 李璟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的第二个皇帝,公元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阅读全文】
摘要:大唐通宝:铸于李璟交泰显德六年。 李璟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的第二个皇帝,公元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阅读全文】
摘要: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 之所以称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让位给他前,已封他为齐王。所以他登皇帝位时,便国号大齐。由于国名大齐时间短,同【阅读全文】
摘要:开平为五代梁朱温年号(公元907~911),存世钱币有开平通宝,开平元宝各一枚,由于皆系孤品,有无确切的史料记载,真伪难辨,此外,存世有少量开平元宝小铅钱。开平通宝生【阅读全文】
摘要:乾亨重宝,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年间(公元917925年)所铸年号钱。刘龚乾亨钱,形制光背小平,主铸材质铜、铅,直读读序。该钱遗存不丰,诸谱有载,版式几种,乃为【阅读全文】
摘要:乾亨 年号,是辽代第五位皇帝,景宗耶律贤的第二个年号,沿用5年。 乾亨通宝小平,直径24.8毫米,厚1.1毫米,重3.7克钱文为上,右、下、左顺时针旋读,此钱为传世古包浆,【阅读全文】
摘要:飞龙进宝,五代十国南汉铸币,红铜,重:30.05g,直径:44.2mm.南汉高祖刘岩取周易中飞龙在天字句把自己的名字岩字创造成同音异形字,把年号定为白龙,钱文取飞龙在天之义定为【阅读全文】
摘要:永安钱乃五代十国时期幽州刘仁恭父子所铸。已经入谱记载的品种分别是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共四等钱(近年于东北发现永安一五钱)。其主铸材质为铜、铁。【阅读全文】
摘要:永安一百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 铸造背景: 唐朝末年,大唐帝国处于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昭宗乾宁二年(895),李唐朝【阅读全文】
摘要:永安五百与目前所有的方孔圆钱读法不同,它是先从右至左横读,再从上到下直读,钱体十分厚重。永安一百和永安一千较多,永安一十和永安五百极罕见。 永安五百文字古拙,史【阅读全文】
摘要: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有铜铁两种。铜钱存世量极少,价格极高,为古钱珍品。铁钱存世量也已古钱币鉴定不多,能得善价。此外永安一千面文形制独【阅读全文】
摘要:日本天保通宝亦称天保钱当百,是江户幕府为挽救经济危机而在1835年(天保六年)以后铸造的铜钱。此币至1870年铸造量达48400余万枚,一枚當宽永通宝百枚使用。后来安政六年【阅读全文】
摘要:日本在公元708年奈良朝元明天皇和同元年(公元708年,相当于我国唐中宗景龙二年)开始仿效中国唐朝铸币,铸行和同开珎方孔圆钱。到19世纪60年代,共铸行方孔圆钱32种,其中的【阅读全文】
摘要:江户幕府统治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至明治天皇庆应三年(18631867年,清同治二至六年)铸于江户、深川银座及浅草金座。 日本国古代钱币之一。 此钱有大中小版式多种,分别为【阅读全文】
摘要:保大通宝,安南古代钱币之一。 保大帝阮永瑞上台后(1926-1945),铸有保大通宝,有小平、背十文、机制三种。均常见。其中宋体字者??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独立同盟的【阅读全文】
摘要:维新通宝是越南阮朝维新帝阮福晃在位期间的铸币(公元1907-1916年),时值清末民初。越南称谓始于清嘉庆8年(公元1803年),之前唐调露元年(公元679年-1803年史称安南)。【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古钱币之一。 阮朝成泰帝阮福昭成泰年间(18891906年)铸,时当清光绪中后期。越南古称安南(公元679-1803年)。此钱有大小二种.面文成泰通宝楷书,直读,笔法有清钱【阅读全文】
摘要:阮朝景宗阮福升同庆元年(1885年)铸,时当清光绪十一年。此钱有小平、折二两种。面文同庆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端恭,炯然有宋字遗风。边廓匀整,光背无文。径分别为2.4、2【阅读全文】
摘要:阮朝咸宜帝阮福明咸宜年间铸,其元年(1884年)即清光绪十年。此钱制作粗劣,存世亦寡。咸宜通宝四字楷书,直读,然文字多模糊不清。背分无文及铭六文者二种。径约2.2厘米【阅读全文】
摘要:阮朝简宗阮福昊(音浩)建福年间试铸于河内府,其元年(1883年)即清光绪九年。此钱有铜、锌二种,传世绝少。面文建福通宝楷书,直读,光背或背有六文二字。径2.2~2.3厘米【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古代钱币之一。 朊翼祖(1848-1883)铸有嗣德通宝小平 铜钱、锌钱、美号大铜钱、嗣德宝钞和嗣德重宝几品,小平版式多样,背记地者少,还有嗣德通宝小平背后六文者,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