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的总称,包括徽章和收藏纪念章、装饰纪念章三大类。英文中通常以“pin” 来表示。
硬币(coin;specie;hard currency;hard cash;piece),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1911年12月29 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在中国持续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
摘要:西山起义军首领阮文惠于1783年在顺化称北平王,建元光中,并铸光中通宝,时值乾隆后期。此钱以红褐杂铜或青黄铜铸,体薄如纸,大小杂陈,文字瘦弱,品相甚差。光中通宝四字【阅读全文】
摘要:亦为阮光缵景盛年间所铸。形仿景兴钱,多为黄杂铜所造。阔缘小字,面文楷书,直读,宝为当时俗体字,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文曰大宝而钱实很?V谱鹘贤ūη?院茫??朗?恳嗦【阅读全文】
摘要:越南阮氏王朝建立前夕南方阮光缵景盛年间(17931800年)铸,时值清乾嘉间。此钱以褐色杂铜或黄杂铜浇制,肉薄字浅,大小不一,文字瘦小,品类杂乱。景盛通宝四字楷书,直读【阅读全文】
摘要:此铜钱是北宋庆历年间.安南李朝太宗佛玛于天感圣武年间(公元1044年1048年)册封宠姬为天感皇后、王子为奉乾王时令铸的,钱直径21.5mm 穿径4.0mm 厚1.2mm 现重2.86g。关于【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李朝昭皇之夫陈煚(音窘)取妻之位而代建立陈朝,号太宗,改元建中(12251231年)并铸建中通宝钱,时当南宋宝庆年间。面文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2.5厘米,阔缘,【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陈朝继承于李朝。1225年,辅国太尉陈承专权,操弄其子陈煚之妻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禅让,陈煚登基,是为陈太宗。陈煚,华裔闽人,登基时八岁,在位三十三年,1258年让位【阅读全文】
摘要:绍隆通宝是安南国古币之一。径约2.2厘米,光背无文,穿廓面背可隐见四决纹。 陈朝圣宗绍隆年间(12581272年)铸,时当南宋宝佑至咸淳间。此钱铜色灰黑,肉薄缘阔,制作粗陋【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国古代钱币之一。 陈朝明宗开泰年间(13241328年)铸,时值元代泰定年伺。开泰元宝四字楷书,稍含隶意,直读,分光背及背陈(记朝代)两种,径2.2~2.4厘米。大样光背【阅读全文】
摘要:绍丰通宝是安南陈裕宗年间(1341--1357年)铸造的钱币。安南陈裕宗年间(1341--1357年)铸。形同元宝钱。唯面文直读,书体分真,行,隶三种。径约2.2厘米,多光背无文。存【阅读全文】
摘要:陈朝裕宗绍丰年间(1341一1357年)铸,时值元至正年间。面文绍丰元宝旋读,有真、行、篆三体,然因铜差制粗,文字多不清晰。径约2.3厘米,背多夷漫;真书钱背穿孔上下铸有【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陈裕宗大治年间(13581368年)铸,时值元至正末期。面文大治通宝有真、行、隶、篆四种书体,版式较繁,多为直读。制作稍工,边廓尚整。径约2.4厘米,光背无文。传世大【阅读全文】
摘要:越南独立前,受中国文化1000多年的同化,奠定了越南古代文化发展的基础;越南土地私有制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与中国封建社会有相同之处,其货币经济政策以中国历代货币经【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陈朝废帝杨日礼大定元年(1369年)铸,时值明洪武二年。面文大定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粗壮笨拙,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此钱在安南钱中品相中等,铸量稍丰,然观其形【阅读全文】
摘要:圣元通宝,安南国古币之一。安南陈朝黎季弑主称帝,立大虞朝,并于圣元元年(1400年)铸圣元通宝,时值明建文帝二年。此钱较一般安南泉形体略大,阔缘,铜色灰褐。圣元通宝【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顺天:1418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清化地主黎利在越南的北部兰山起兵反明,于1472年迫使明军退出越南,1428年,黎利终于统一越南,定都河内,国号大越。史称后黎朝(【阅读全文】
摘要:后黎朝太宗黎麟绍平年间(14341439年)铸,时当明宣德与正统间。面文绍平通宝楷书,直读,通宝二字犹存隶韵。径约2.3厘米,重3.4克左右,光背无文,边廓修整。绍平通宝,黎【阅读全文】
摘要:大宝通宝,是安南国古钱币之一。 后黎朝太宗大宝年间(1440-1442年)铸,时值明正统间。面文大宝通宝楷书,直读,文笔清秀,章法严谨,标志后黎朝铸钱工艺渐趋成熟。唯面【阅读全文】
摘要:大和通宝是安南国古钱币之一。后黎朝仁宗黎濬(音训)大和年间(1443-1453年)铸,时值明正统与景泰间。 大和通宝钱币介绍 此钱形体较薄,有大小数种。 大和通宝四字楷书【阅读全文】
摘要:延宁通宝是安南国古钱币之一,特点是此钱铜色赤红。 后黎朝仁宗延宁元年(1454年)铸。此钱铜色赤红,面文延宁通宝楷书,直读,文字秀美道劲,颇富崇宁钱风,于安南钱文中【阅读全文】
摘要:黎思诚(1442年-1498年),又名黎灏,是越南后黎朝第四代君主,亦是后黎朝最有所作为的君主。)在位时间为1460年1498年,所用年号为光顺,洪德。思诚在位期间,西征老挝,【阅读全文】
摘要:后黎朝圣宗洪德年间(14701497年)铸,时当明成化至弘治间.洪德年号行28年,所铸甚丰,版式亦众。面文楷书,直读,笔画劲疾有力。径2.3~2.4厘米,重2.6~3.8克,光背无文【阅读全文】
摘要:后黎朝宪宗黎晖景统年间(14971503年)铸,时在明弘治年间。景统通宝制作精工,缘阔字壮,富有质朴坚实感。面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2.3~2.5厘米,重5.2克。背多内外【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国古钱币之一。 后黎朝威穆帝黎谊端庆年间(15051508年)铸,时值明弘治与正德间。面文端庆通宝楷书,直读,章法凝练,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文字及制作俱佳,为安南【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国古钱币之一。 后黎朝威穆帝黎谊端庆年间(15051508年)铸,时值明弘治与正德间。面文端庆通宝楷书,直读,章法凝练,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文字及制作俱佳,为安南【阅读全文】
摘要:安南国古钱币之一。 后黎朝昭宗黎譓光绍年间(15161521年)铸,时值明正德间。面文光绍通宝楷书,直读,章法严谨,笔力劲??径2.5厘米,光背无文。边廓整肃,制作精好。此钱【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景兴钱,在历代安南钱中特别值得重视。景兴钱系后黎朝显宗黎维褍景兴年间(17401777,中国清乾隆五年至四十二年)所铸,长达37年,为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品种最多,数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