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中国钱币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纪念章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的总称,包括徽章和收藏纪念章、装饰纪念章三大类。英文中通常以“pin” 来表示。
硬币(coin;specie;hard currency;hard cash;piece),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
1911年12月29 日,经辛亥革命后,已光复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在中国持续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
摘要:祥符通宝,乃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所铸之币。该钱面文楷书,旋读,相传为宋真宗御书。其小平钱大、小样近似者多种,光背与背星、月纹并存,就遗存情况【阅读全文】
摘要:淳化元宝是我国璀璨的古代货币历史中的瑰宝,其收藏价值、学术研究意义和市场价格不言而喻。那么目前淳化元宝的市场行情如何,价格是多少呢?接下来,爱藏网小编就给大家揭【阅读全文】
摘要:宋朝淳化元宝是我国繁多古钱币中最值钱的种类之一,只因其有着巨大的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也对宋朝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在古钱币收藏市场上,淳【阅读全文】
摘要:天圣元宝,乃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间(公元10231032年)之铸币。其钱文为楷书和篆书二体,成对钱,光背无文,旋读。铜钱为小平形制,另铸有铁钱小平和折二形制。 天圣元宝【阅读全文】
摘要:宋仁宗朝所铸皇宋通宝、康定元宝两种祭祀大钱都存在普通版和阔缘小字版两种版式,至和通宝钱也不例外。前面介绍的大小两种至和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大钱皆为普通版钱币,下面再【阅读全文】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收藏家及收藏爱好者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日趋繁荣,所以淳化元宝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将来的升值空间也会非常大。不【阅读全文】
摘要:至和重宝,乃为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5年)铸币。至和重宝,形制有折二和折五,流用币为铁钱,铜钱为试铸品(至和年号仅颁行二年),遗存皆较少,唯几式铁母是【阅读全文】
摘要:应运通宝、元宝,中国古代铜铸币。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顺攻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年号应运,铸行应运元宝和应运通宝。 为历代农民起义军铸币中最【阅读全文】
摘要:大康元宝是辽国的第八位皇帝辽道宗铸行的年号钱。大康是道宗在位时使用的五个年号中的第三个,此年号从公元1075年起,用到1085年改元为大安,共用了10年。 大康钱存世量是【阅读全文】
摘要:辽代乾统通宝铸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年间(1101--1110年)。钱面文字乾统通宝以隶楷相参,直读书写,其中乾作鱼钩,乾为乾字。钱背光而无文,背穿为圆形,乾统通宝为折五【阅读全文】
摘要:壮国元宝由于钱文壮字写法与牡字比较相像,过去泉界一直将其称为牡国元宝。一字之差,导致钱文无法解释。清末陈介祺《古泉汇》将其列入无考品,民国丁福葆《古钱大辞典》只【阅读全文】
摘要:泰和是金章宗完颜景的第三个年号,历时八年(12011208)。由于时间较长,泰和年间铸币的种类比较繁多,近年又有不少新品面世。如泰和通宝篆书小平钱李卫的《辽金钱币》首次【阅读全文】
摘要:泰和通宝,乃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所铸之币。该钱分五等基本币值,通宝、元宝、重宝三宝文,钱文篆楷二书体,发现早而知名度颇高。这其中,元宝钱为近年【阅读全文】
摘要:贞祐通宝传统观点认为,系金宣宗贞祐年间所铸,隶书,直径3厘米,它有小平、折二两种,即大小二品,均罕见。大珍品原为方药雨收藏,后转让陈仁涛,解放前夕陈携宝物赴港,【阅读全文】
摘要:康定元宝,为北宋仁宗赵祯于康定元年(1040年)铸造。由于康定年号仅存1年,故康定元宝存世量较少,是存世量巨大的北宋钱币中的存世量比较稀少的品种之一,历来为泉家所珍【阅读全文】
摘要:阜昌元宝为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阜昌年间(公元1130年至1137年)铸造流通的钱币。有阜昌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元宝为小平钱,通宝为折二钱,重宝为折三钱,元宝钱文昌字在右,通【阅读全文】
摘要:阜昌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金人扶植政权)阜昌年间铸造的钱币。仅见折三,另有阜昌通宝小平,阜昌宝折二,均为真篆对照,光背,直径约35mm,钱文【阅读全文】
摘要:元朝统治中原后,改国号元,1279年灭南宋,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元帝国。元纸币为主要货币,铜钱种类多数量少。大朝通宝元早期开始铸造的小钱,存世量极少,有银、铜两种,【阅读全文】
摘要:至治元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钱币,铸造于元至治年间。 元朝英宗皇帝,至治年间(1321-1323)铸造。另有至治通宝钱,均比较罕见。 泰定、至顺、元统等年间,至今发现的这类年【阅读全文】
摘要:至治元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钱币,铸造于元至治年间。 元朝英宗皇帝,至治年间(1321-1323)铸造。另有至治通宝钱,均比较罕见。 泰定、至顺、元统等年间,至今发现的这类年【阅读全文】
摘要:至顺(1330年五月-1333年十月)为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的第二个年号。元文宗去世后,元明宗次子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阅读全文】
摘要:至顺,元代二帝文宗、宁宗的年号(公元13301333年)。谱载文宗至顺年间(宁宗在位仅一年)铸至顺元宝、通宝两钱,小平或微型形制,有光背或背太乙、护圣等,皆属寺观供养钱【阅读全文】
摘要:元统通宝是元朝顺帝元统年间使用的钱币之一。元朝顺帝元统年间(1332~1335)铸造,版式只有小平钱,大小有两种,一种在2.3厘米左右,还有一种更加小,直径在1.6厘米左右,【阅读全文】
摘要:至元,乃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在元史中,至元年号先后使用两次。第一次使用至元是从公元1264年至公元1294年,凡历30年;第二次使用至元年号则是元惠宗在位时的公元1335年至【阅读全文】
摘要:这枚元代穆清铜宝背至正祖钱(雕母),2005年购于湖北省十堰市,直径45mm,厚4mm,重44.5g。当时只觉得其文字秀劲,格局堂皇,铜质细润,包浆淳古,因而颇为喜爱,其它并未【阅读全文】
摘要:元末(至正二十三年)四川明玉珍于重庆建大夏政权并铸币宣示政权确立。谱载其铸天统通宝和天统元宝以及天统国宝背蜀府宫钱。其中,通宝楷书,元宝篆书,形制皆小平。尤以篆【阅读全文】
摘要:大中通宝背十福系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四年(公元13671年)再铸钱币,青铜质、楷书直读,背字系纪值纪地。 大中通宝,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期(公元13611367年)始铸于【阅读全文】
摘要: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铸,币质青铜,有藏小平两枚,一枚背上浙,一枚背下福,均为纪地。为避元朝国名和朱元璋名讳,明钱一律不称元宝,统称通宝。 明代洪【阅读全文】
摘要:天统通宝是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所铸造。明玉珍为徐寿辉部将,徐被杀后自立,1363年在四川建大夏国,建元天统,分别为楷书和篆书钱。 旧谱载楷书天统通宝、篆书天统元宝两枚【阅读全文】
摘要:永乐盛世,万国来朝 永乐通宝背三钱是明成祖永乐年间铸造的一种标明钱币重量的纪重钱,传世只有两枚。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史书的阙失,对研究明初钱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