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隋钱币价格一览表(2)
2012-05-09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次
穿右有一直划与“五”字相连。
五铢隋铸小平 3元
汉隋
名称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半两汉代旋读 200元 秦泗水亭长刘邦率军攻占咸阳,为收揽人心,令民鼓铸,民以营利,钱体日渐轻小,制作粗劣。其时钱轻物贵,担米值万钱。
半两汉代复式钱 250元
三铢小平 300元
汉武帝建元元年,分有郭和无郭两种,径23mm,重2.1克上下,无郭者铢字金旁多异字,由于三铢减重,私铸难禁,铸行四年而止,故传世较少。
五铢异品小平 250元
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开皇元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钱文篆书,外郭较宽内郭,唯五字左侧多一竖划,径24mm,重3克上下,后杨嗣位,朝政腐败,物价飞涨。直至斗米千钱。
五五铢铢传形复式 400元
五铢小平直读 2500元
五铢铁质四出 5元
五铢小平传形 25元
五铢小平普品 15元
五铢陈文帝小型 10元
五铢陈文帝小平双星 60元
五铢陈文帝小平 20元
五金小平 600元 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径26mm,重9克,含金95%,据此形制似系宣帝五铢。
大泉五十小平合背 140元
王莽居摄二年始铸,大泉五十意即值五十枚五铢钱,初期径28mm,重7克,后期经减重后仅1—2克,除字体各异,又有传形,合背,重轮,四出等多种,亦有钱饼等。
大泉五十小平传形 60元
大泉五十小平四出 150元
大泉五十小平旋读 700元
大泉五十小平铁质 300元
金错刀一刀平五千 6000元
初始元年王莽代汉帝于居摄于二年铸。钱身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浇铸,刀环似方孔圆钱,一刀二字阴文系用黄金错于面上下,俗称金错刀,外形光灿华美,刀身直书平五千,意值五千通行五铢钱。通长73mm,重20—40克,厚薄不一,因其制作精美,为泉家所珍爱。
金错刀契刀五百 600元 王莽居摄二年始铸,形类金金错刀,契刀二字横列穿孔两侧,刀身铭五百二字意值五铢五百钱,实属虚值,传世不多见。
小泉直一小平小型 10元
王莽始建于国元年铸行,由于虚值的错刀,契刀大钱遭反对,又以忌讳汉室刘姓含卯、金、刀三字,对新朝不详,遂铸小泉直一,以代替五铢,与大泉五十并用。径13mm,重0.7克左右,制作工整,文字清秀,为历代小钱中之佳品。
么泉一十小平小型 3500元
始建国二年铸行,王莽简直按人的年岁称泉了;幺泉一十,径16mm,重1.8克,幼儿泉二十,径18mm,重约3克,中泉三十,径20mm,重约4.2克,壮泉四十,径22mm,重约5.4克,与大泉五十合称六泉。从幺泉一十至壮泉四十皆为泉中珍品。
幼泉二十小平小型 4500元
中泉三十小平小型 8000元
壮泉四十小平 16000元
大泉五十小平 5元
小布一百布币 2000元
始建国二年铸行,王莽为了大改货币增宝货制,货布十品亦在其中,从小布到大布各长一分,相重一铢,其值各加一百,小布一百,长寸五分,重15铢,至大布黄千,十布之序如五: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十种,每种中线纹分通顶,不通顶两种,大布黄千亦有铁钱,传世大布黄千较多。
么布二百布币 2000元
幼布三百布币 2000元
序布四百布币 2000元
差布五百布币 2000元
中布六百布币 2000元
壮布七百布币 2000元
第布八百布币 2000元
次布九百布币 2000元
大布当千布币 80元
五泉十布全套 80000元
货布布币 40元
王莽天凤元年铸,与货泉并行,一货布当货泉二十五枚,此布厚实正整,书体潇洒,货布二字作垂针篆列于两侧,通长56mm,重16.5克,传世较多,赝品亦混迹其中,望集币时注意。
货泉方贝 1200元
王莽天凤元年铸,钱文为悬针篆,泉中竖笔断开,版别有传形,异书,异范,合背,合面,圆穿,横划,星号,月纹,决纹,剪边等近百种,一般径22—24mm,重约2.8—3.6克,初期可达5克以上。传世极丰。
货泉普品 1元
货泉传形 40元
布泉 10元
王莽后期铸,据其钱文,形制仍不失莽钱之风,布泉二字作县针篆,内外郭齐备,亦有决纹、半星等。径26mm左右,重约3.5克上下,旧时称妇女佩此钱生男孩,又称男钱
国宝金匮直万 无定价
传闻为陕西西安出土,上部近方孔圆钱,面、背肉好周郭,面文篆书直读国宝金匮,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身面,背有直纹两道,中篆书直万二字,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真品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直百五铢小平光背 40元
刘备于建安十九年入蜀后铸于成都,面文直百即值一百枚五铢钱,实是虚值钱,面背有内外郭,多光背,亦有背铭篆书为字者,系方孔圆钱记地之始。
直百五铢背“为” 80元
直一特小型 1000元
三国时刘备父子铸于蜀,标明一当五铢百钱,实为虚值过甚的小钱,径15—20mm,重1.3—2克,最轻者不足0.5克,出土多在四川,湖北等地。
直百中小型 30元
定平一百小型 40元 三国时期蜀汉铸币,有大小二种,大者径16mm,重2克,小者径12mm,重0.6克,钱文夷漫不清,直读光背,出土多在四川。
太平百钱小平 60元
东汉末或三国初铸币,我文有篆、隶两体,制作粗疏,太有作大者,钱有作金者,亦有作水波者,据建国后考古发掘多在蜀地出土,当属蜀钱,径25mm,重3.3克,传世分大小多种,亦有传形者。
世平百钱背水波纹 1800元
大泉五百小平大样 150元
三国吴钱,孙权嘉禾五年始铸,仿王莽大泉,面背有内外郭,一当铢五百,系高额虚值大钱,初铸径28—30mm,重7—10克,后铸较轻、小。背无纹饰,有合背钱。
大泉当千小平大样 150元
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始铸,大泉当千径36mm,重14.5克,后铸轻小者径25mm,重3.5克,一当五铢钱千,此系高额虚值大钱。大泉二千径32mm,重11.5克,尚有大泉当五千者,径39mm,其数甚微,集时宜慎之。
大泉当千大样 600元
大泉当千折十特大型 10000元
大泉二千折二大样 1400元
大泉五千折五型 无定价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