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大统五铢古钱币详解与高清大图鉴赏

作者:收藏爱好者 2019-07-01 13:45:39
    天有不测风云,泉有未知奇品。实物一现,不能不惊,硕大五铢,堪为一奇!图照实物可鉴,今遣上博展考之品,乃本人帐中所藏之一枚特大型&ld
西魏大统五铢古钱币详解与高清大图鉴赏

    天有不测风云,泉有未知奇品。实物一现,不能不惊,硕大五铢,堪为一奇!图照实物可鉴,今遣上博展考之品,乃本人帐中所藏之一枚特大型“五铢”钱,其非同一般,孰是孰非,试辩一二,马或骡子,可渐分明矣。
 
    一辩其锈。展目此钱体,其锈大面积结痂却厚而紧密,如披甲挂胄,以针刃剔刮之,可致打滑,足见其锈之硬,可敌刃击。镜下详察之,其锈乃由骨生发,更是昭然若揭。可以肯定地言之,其锈不虚矣!进一步,可见钱身,密布颗粒,经镜下观察,其绝大部分是沙砾聚集紧密,而这些沙砾,有的又呈结晶状,而类似石英砂。结合钱体表面的一层灰土色辨识,其曾入干燥砂质土中埋藏。同时,再细看钱体表面之一些铜凸凹坑,以愚之见识推断,其在入土之前,还进入过水坑。即,根据表面的这些特质特征判断,此钱乃先入过水,后起水而又再入沙坑埋藏。进一步,敲击其身,其音感闷中有余音延续,然不悠长,此乃长期地下水中致铜分子结构之自然变果矣。由此可见,这些要素特征充分显示了此品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沧桑岁月,故,可完全将其排除出近现代所铸的行列,当然,其就更非当代新作了。
 
    二辨其铸。图照可鉴,此钱铸体总体规整,边圆廓正,地章坦平。其中,钱文和穿边廓,皆深竣高凸。文字笔划间虽然堆积大量沙砾,然,可感其字口笔划之规整。其轮边经过认真锉修,不见流铜铜刺。穿口尚遗存少量流铜铜刺,似未经细致锉修打磨之结果,然,总体上视觉效果仍感干净。进一步细察字根和廓根,除堆积沙砾以外,似感有少量流铜,致使字根和廓根与地章结合部,不太直角而干净。此显示了此钱的铸制工艺与后来的大钱相比稍有粗率之处。而此点,若以五铢钱的铸行时代来看,则并不成为明显疑点矣。因此,从铸体铸相整体来看,此钱绝非民间私炉伪臆之作,而具官炉之质矣。此外,附加一辩,此钱乃青铜质,色质鲜明,当为确定,无需赘述。
 
    三辩其形。展目此钱,可见其形制乃为五铢钱之常见形态。阔穿,面穿无廓,背穿有廓。窄缘,虽感觉其缘比标准流用五铢钱缘边稍宽,然,属正常范围,又加之此乃107毫米之特大铸品,其线条比例便会自然有所放大,此不为疑点,无需辨识。经测定,其穿口与钱体之比例未见问题,乃为标准。因此,其形制可以判定,非为随意之作,更非清代民国时期的厌胜之品,其乃是标准五铢钱之放大样后之所得,属于标形钱,此已无需疑问之,此其一;
 
    其二,这么大的形制,堪称完全出号,这在亦今为止所见的五铢钱中,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众所周知,五铢钱七百余年铸史,其形制制式大小基本不变,仅有文字书意和缘廓穿等局部结构有所不同,这也是五铢钱看起来简单,但是准确断代反而最难的突出特点。因此,本品如此惊人的尺寸,是不是说其违反了常识呢?如果是这样一个问题,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超常规制式特大钱,早在上古贝币时期就已出现,尤其是金属铸币出现以来,屡见超常规大钱或者特大钱,这除了我置顶的西汉王莽巨型货布以外,更多人知道的则有秦汉特大半两镇库钱或曰权钱,因此,因为某种原因,在常规制式钱之外,另铸超常规大钱或者特大钱,是自货币人为金属制造以来,已成之习,或曰另类“祖制”。由此,在五铢钱铸史时期,如果出现某朝某代之超常规大型五铢钱,则其本身便没有丝毫理由去说其“怎么可能或曰不可能”,而只能是“有可能”。无非,这种“可能”是不是能够成立,则要看实物的情况,通过综合的辨识,如确难置疑,则“可能”便成“能”,反之则才不能矣。
 
    四辩其文。一般看来,此钱之钱文似乎并无大的疑点。然,仔细辨识,我们便会发现,“五铢”两字中,有一字写法不是很熟悉。其中,“铢”字毫无疑问,其写法正点,无需详述。重点在于“五”字之上,需要特别注意,并有所考。而这个“五”字的不同之处在哪儿呢?在其写法的笔划形态上。即,“五”字左右交叉是“X”直笔,而通常五铢钱之“五”字这交叉两笔,是呈弧形状的,或称之两个略似“S”形正反相交。我们知道,五铢钱行用七百余年,纵横多个朝代,铸行版式无数。然,其“五”字相交多为圆曲,直笔相交者甚少。尽管如此,历史仍然可见两种五铢钱“五”字有直笔相交的,那就是“北魏五铢”和“隋五铢”两种。如此便表明了“五”字直交写法,在五铢钱铸史上是有过的,本品上的“五”字直交写法,可以认定其有成立的基本依据。
 
    而“隋五铢”之“五”虽有直交之式,然,其“五”字左边通常又有一条竖线上下相连,而本品的“五”字,则无此特征。因此,尽管历史上不少超制式大钱和小钱的所有特征并不存在必须的绝对一样,然,这里我还是将本品排除在隋朝铸之外。接着,我们再看“北魏五铢”,不难发现,在魏这个时期,共有两种钱上,出现“五”字直交写法,一是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所铸的“永安五铢”钱;二是北朝西魏文帝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始铸之“大统五铢”钱。而无论是永安五铢还是大统五铢,两钱的缘廓皆相对较宽,更符合本品之缘廓。由此,如果我们主要根据“五”字的这一“直交”写法,并结合其它特征来看,本品则有可能属于北魏时期所铸。如此就构成了相对更有力的证据之链。
 
    综上所述,愚见以为,本品在锈色锈质确定其耄耋之龄,沧桑之相不虚的前提下,其铸、其形以及其文,又均无不可解释,难以自圆其说之点等基础上,即可以基本上判定其乃北魏时期之物,也可以相对宽泛的来说,其乃五铢钱铸史上某个时期的铸品。当然,愚见这种认识,也乃一家之言,本品其究竟是什么时期的五铢,实话实说,其完全准确判定仍有难处,愚之初识粗断,仍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发将上来,并拙论之,目的也是期待更有识之君,能不吝赐教矣。
温馨提示:钱币收藏是一种文化传承,收藏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热爱收藏的藏友欢迎加入钱币收藏交流,为大家提供交流、鉴定、回收、估价服务。实时行情变化一手资讯信息!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
为您推荐
金银纪念币价格表 2024-06-04 17:43:29 阅读(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银币不仅是货币交换的媒介,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自古以来,金银币就被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其设计往往融合了各种吉祥图案和寓意。2015年,中国人民

金银币收藏 2024-06-04 17:36:14 阅读(4)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金银币不仅仅是流通的货币,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系列,其中的“并蒂同心”金银币,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色金币 2024-06-03 18:06:26 阅读(11)

在钱币收藏的世界里,生肖纪念币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藏友。2002年1/2盎司扇形生肖马金币,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2002年中国农历马年而特别发行的纪念币。这

金银纪念币价格表 2024-06-03 17:32:58 阅读(16)

2002年5盎司方形生肖马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农历壬午马年的到来,于2001年10月26日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该纪念币的发行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展现了

纸币 2024-06-03 15:36:39 阅读(12)

2002年,中国为纪念农历壬午年(马年)特别发行了生肖马年纪念金银币。2002年生肖马金银币作为生肖系列纪念币之一,承载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生肖文化。金币的发行不仅体现了中国对传

古钱币价格表 2019-08-27 16:26:17 阅读(1365)

古钱币收藏价值高,如何去玩转古钱币收藏?根据资深藏家的经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现在,就跟着爱藏网的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民国银元 2019-08-30 13:43:42 阅读(9276)

银元是我国过去市场上流通的一种货币,种类繁多,灿烂多彩。今天在这里,马甸收藏网的小编搜集了几种辨别真假银元的方法,以供广大投资者在购买银元时能够分辨真假。

古钱币价格表 2019-09-05 15:33:04 阅读(3066)

在中国古代,“压岁钱”最初的称谓是“厌胜钱”,也称“压胜钱”、“押胜钱”。最早的压岁

淳祐元宝 2019-09-06 13:37:33 阅读(1284)

淳祐元宝作为南宋时期的铸币,自然是古钱币发展中较为独特的一支,那么淳祐元宝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古钱币 2019-09-25 14:13:06 阅读(2502)

一、铜镜改刻 在收藏市场上,有一种特别的古钱伪品,是利用了古铜镜刻成。在古代分别有些小铜镜采用了古钱面文作为镜背纹饰,像崇宁、大观通宝的铜镜就币较多,而且因为这类钱并

圣宋元宝 2019-10-17 10:58:38 阅读(829)

阅谱可知,载有圣宋元宝钱几种书体的铁母,形制如折三大小,是圣宋元宝钱中最为精美和珍贵的品种。现在,爱藏网的小编就来介绍圣宋元宝收藏价值,以及圣宋元宝真假鉴定。

顺天元宝 2019-11-28 11:48:43 阅读(3289)

顺天元宝是唐代的一枚钱币,其直径为3.5cm,重量:顺天元宝中的24g文字棱角明确清晰,钱幕匀称,内廓、方穿规则未有修磨痕迹,外廓规整,顺天元宝的包浆自然老道,生坑生涯完整,

咸通玄宝 2019-11-28 16:39:42 阅读(863)

咸通玄宝是唐懿宗在咸通十一年(870)的时候铸造的一枚钱币,在咸通玄宝的钱文四字隶书上含有魏碑风骨,直读,章法匀称有力,因铸而未行,故传世绝少,“咸通玄宝&rdq

天德重宝 2019-12-02 11:12:04 阅读(1464)

天德重宝背殷位列“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唐未,黄巢农民起义后。王延政系闽太祖王审知之子,称帝于建州,改国号为大殷,建元天德。

元祐通宝 2019-12-04 17:39:02 阅读(4945)

元祐通宝即元佑通宝,是宋哲宗赵煦元佑年间的货币,公元1086年--1094年铸行,平钱文字篆行成对品,版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