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是纸币的极盛期。元朝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到至正十年(1350)的六十多年间,禁止在交易中使用金银铜钱。这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只有纸币是合法货币。据元朝人陶宗仪记,元世祖忽必烈问那位当和尚出身的“高参”太保刘秉忠,该建立怎样的货币制度。刘秉忠回答:“钱用于阳,楮用于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沙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俾(让)子孙世守之。若用钱,四海且将不靖(安定)。”于是元世祖就决定不铸行铜钱(《辍耕录·钱币》)。后王伟也讲“废钱而用钞,实祖宗之成宪,而于术数之说为有符”,而铸行铜钱,是违背“典宪”和“图谶”(《王忠文公集·泉货议》)。可见陶宗仪所记并非全无根据。刘秉忠用了什么“图谶”来说服元世祖,己难知晓。但是,用图谶来说服众人是一回事,主张用纸币而不用铜钱的真实动机又是一回事。刘秉忠提出此种主张,大约主要是考虑与当时北方地区旧有货币制度的衔接。
事实上,金后期已经有了禁止使用金银铜钱而以纸币为主币的苗头。金早在承安三年(1198)就规定几个主要路分交易中一贯以上不许使用铜钱。随后泰和八年(1208)又把这一规定的行用范围扩大到东西两京等地区。到了贞佑三年(1215)正式下令禁止使用铜钱。“自是,钱货不用”(《金史·食货志》)。到了元光三年(1223),金又规定:交易中,价值银三两以下的一律不准使用白银,三两以上三分之二用纸币,三分之一使用白银,并且强制规定纸币与白银的比价。这同禁止使用白银交易已经较为接近了。用纸币而不用铜钱,可以避免因纸币、铜钱二者之间的比价问题引起的诸多麻烦。
元朝在发行中统钞的最初阶段是较为成功的。这是因为官方建立并认真维护了准备金制度,控制了发行数量。元朝的纸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详细、最完备的。它是宋、金发行纸币数百年经验教训的总结。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颁行的“至元宝钞通行条划”十四款一千多字,照顾到了发行纸币的方方面面,显示出当时我国在纸币发行管理理论方面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元代纸币在许多时间里是唯一的法定货币,纸币就成为完全法偿的货币,这样就避免了宋代常常发生的地方官府征税拒收纸币的问题。元代纸币是第一主币,而宋代纸币不过是铜钱、铁钱的代用物。由于元基本不铸行铜钱(只有个别时期有少量铸行),所以元代纸币有二文、三文、五文等小面额的(宋、金纸币最小面额为一百文的),这样元代纸币品类比前代更为齐全。
元代纸币的发行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蒙元早期,在各地分散地发行了一些纸币。_二、中统元年(1260),发行统一的中统元宝交钞和中统元宝钞。前者以丝为本,以两为单位;后者以钱为本,以贯文为单位。宝钞每贯等于交钞一两,钞二贯折白银一两。三、至元二十四年(1287)发行至元通行宝钞,与中统钞并行,至元钞一贯折中统钞五贯。中统钞、至元钞行用60年以上,是元代最主要的纸币。中间至大三年(1310)曾一度发行至大银钞,但行用不到一年就被废止。四、顺帝至正十年(1350)发行至正交钞直至元末。
元代同宋、金相比,纸币行用的范围扩大了。北宋在大部分时间中只在少数地区行用纸币,南宋版图仅限于淮河以南,远比元朝的版图小,而且在有限的版图内却同时行用几种纸币,有些地区(如广南)则长时间不用纸币。金也有不用纸币的地区。元的版图超过了辽、宋、西夏的总合,纸币基本推行到了全国各地。汉人居住区自不必讲,像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历来是使用贝币、盐币等的,这时也开始使用纸币。元代还在今天新疆境内的畏兀儿、和林等地设立了发行纸币的机构。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发现了使用元代纸币进行交易的维吾尔文契约。1955年,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出土了用毛毡包裹的一大包元代纸币,共有五百多件,包括元朝不同时期发行的多种纸币。近年在西藏地区也发现了元代至正年间发行的壹贯文省元宝交钞,说明元代西藏地区也使用了内地通行的纸币。
根据《元史》、《岛夷志略》等书记载,元朝的纸币还流行到东南亚的泰国、印度等地,与当地货币混用。当时中国周围的一些国家,如波斯的乞合都王朝、印度的杜格拉克王朝、日本的足利幕府和高丽国等都仿效元朝发行了自己的纸币。
元代中国与国外的交往增加,一些外国人来到中国,都对中国人使用纸币感到惊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凡州郡国土及君王所辖之地莫不通行。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盖拒用者罪至死也……各人皆乐用此币,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货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马可·波罗行纪》第九五章)非洲人拔都他讲:“中国人不用金银铸成的钱币来交易……他们买卖所用的媒介,是一种大如手掌,上面印有皇帝玉玺的纸币……如果某人拿金银到市上购买东西,人们是不会收受的,等到他把金银换成纸币以后,人们才予以注意,他才买到他所要买的物品。”(《伊本·拔都他亚非旅行记》吉朋英文节译本)他们把元代的纸币向外国作了介绍,这对外国纸币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所以,元代的纸币不但规模空前,而且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爯是先秦时期流行于南方楚国地区的称量贵金属货币,俗称楚金版,这些由高纯度黄金制作的楚国货币,呈版状,上用印敲打钤印文,印文为楚式大篆郢爯二字。 郢爯面上所打钤的爯字是称量的意思,爯前一字为地名,多数以楚国国都为首字,因曾先后迁都于郢、陈二地...
所谓先秦货币,即秦始皇统一之前的货币。它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个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以后,钱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也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
民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仅有几十年的存在,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那个年代发行的各种银元铜钱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而且能留存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的,可惜翻箱倒柜找遍了我家也没有。 我怎么看都不像值钱的样子,这让我想到《人民的名义》第一集的那个大贪官,...
在喜欢收藏清朝货币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中,对于清朝的宣统元宝,无论是从收藏数量还是收藏质量上来说都是有很高的人气。宣统元宝有着非常精致的外形和图案,因此在收藏清朝古钱币的收藏者眼中还是比较突出的,也是比较受关注和交易购买量很高的清朝古钱币之一...
包浆是什麽?我觉得应该定义为钱币表面稳定、稀?⒕?鹊难趸?恪0??匦胧亲匀谎趸?牟?铮?裨蚓褪嵌郧?业母?葱曰蛭锢硇云苹怠R?舶??胗泻π獾娜?笄??第一大特性:稳定。一般情况下,包浆不会随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不会被简单清洗所去除(...
宋朝有一个皇帝虽然在政治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却在艺术方面颇有造诣,这位皇帝便是宋徽宗。今日我们不谈宋徽宗在位期间有何政绩,聊聊其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发挥在了什么地方。宋徽宗执政期间,制造发行了一种钱币大观通宝。宋徽宗亲自提笔,写下了大观通宝...
版别是钱币收藏的大方式,在钱币版别收集的过程中, 常遇到一些无法明确判定的版别,是主流版还是趣味版?他们之间应该怎样去判定呢? 判定一个版别,不论其多或寡,我始终坚持认为要从多角度去查找证据来支持最终的结论。这个多角度包含了诸如模具的初始状...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
四川光绪,龙型大版别主要有四角龙、阔面龙、狭面龙、尖角龙、大头龙、异面龙、剑毛龙等,每一个大版下又衍生出无数个小版版别,如异面龙往下又分七刺异面龙、兔龙、猴面龙、暴牙龙、狭面龙等。 正面的字按大版区分主要有:标准绪、小点绪、长点绪、楷书大点...
爯是先秦时期流行于南方楚国地区的称量贵金属货币,俗称楚金版,这些由高纯度黄金制作...
爱藏评级又推出了几款评级盒子,先来一睹为快吧! 爱藏天保、货布特制封装盒 1、日本-...
大头八年的版式比起其他年号來说是属最多的,常见的就有至少七种,如标准版,正楷田华版...
华夏文明是古邦, 历史悠久五千年。 辉煌灿烂钱币史,古代当今广流传。 使用货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