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采取发展农业、手工业、放宽商业的政策。北方的齐、晋、宋、秦,南方的楚和吴越相继强盛和称霸一时。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社会的剧烈变动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商人的活动十分活跃,商品交换己跨出国界。《左传》记载郑商人弦高稿秦师的故事,其交游及于晋楚上层社会,能左右国家大事。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个大商人,经商遍及各国,“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越国的大夫范暴助越灭吴后,“隐居陶呈,经商为业,人称陶朱公,十几年之中,三致千金”。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一般平民与市场的联系也更加密切,“纷纷然与百公交易”。商业的兴旺扩大了对货币的需求,金属钱币在商业交换中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代替贝币和其它各种实物货币,并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区域。这就是黄河中游关、洛、晋地区的“布币区”,东方齐国海滨地区的“刀货区’吸南方楚国的“蚁鼻钱”区域。
(一)空首布
由农具钱演变而来的原始布,到了春秋以后,逐渐脱离了其原来作为农具的遗痕,从实物货币的范畴分化出来,成了真正的金属铸币。因为其首部仍保留着农具铲有梁可以纳柄的遗迹,所以称为空首布。它是由农具铲向战国平首布发展的过渡。可以分为平肩弧足、斜肩弧足、耸肩尖足、平肩方足几种布币形态。各有大、中、小几型。也有特大型和特小型,但都很少见。特大型布与工具铲的形状更为接近。春秋早期,周、晋、卫出现由原始布发展而来的特大型平肩弧足布和耸肩尖足布,通长达13~16.5厘米。因是初创之制,信用不寻,铸行不广,流传至今极为罕见,后者是空首布的减重所致,铸行期短,存世极少。大约春秋中期前后,出现普通形大型布币,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变轻、变小。
平肩弧足布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空首布,均为平肩、长梁,有的梁正面有三角形凸起和不规则穿孔,足面内凹成孤形,钱面三道平行竖纹,晚期小型平肩弧足部出现中间一道竖纹,两旁各一道斜纹。除特大型外,一般都有面文,内容相当复杂。
(1)大型平肩弧足布:一般通长10厘米、身长6..2厘米、肩宽5厘米、足宽5.2厘米左右,重30克左右,铜质精细,造型规整。钱面大都铸有文字,多为单字,个别有双字的,种类有180多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丙、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巳、午、未、戌、亥、羊、行、益、吉、尚、富、大、定、贡、宗、升、弃、上、册、是、共、伐、仁、武、文、示、合、同、智、堇、松、零、些、奖、喜、兑、弄、封、卜、利、祝、疾、克、兆、阜、穆、不、台、吴、群、宁、时、奉、高、元、朱、亘、化、匕、贝、货、贸、禾、木、勿、鼎、竹、室、矗、仓、皿、晶、尊、爵、田、戈、瓦、羔、黍、金、秆、来、屯、土、山、谷、日、月、云、雨、雪、王、公、君、侯、白、史、士、工、商、臣、周、柳、城、成、沈、州、于、吁、邬、毫、向、京、阳、平、留、甘、柑、盟、宋、斤、合、釿、古、西、氏、空、镢、南、止、庄、石、下、束、目、耳、少、末、丘、夕、戚、由、北、叔、市、井、侵、垂、戍、匡、釜、郑、臼、石、介、君、哭二口、王氏等。
(2)中型平肩弧足布:一般通长8.3厘米、身长5.2厘米、肩宽4.5厘米、足宽4.6厘米左右,重约2。克,制作较粗糙,晚于大型布。钱面铭文有:减、甲、刜釿、方市、周南小匕、市南少匕、市中少匕、市东少匕、市西少匕、戊戈小匕。还发现有“市南小匕”面文,其前面铸有一“易”字。
(3)小型平肩弧足布:一般通长7厘米左右,身长4.2厘米、肩宽3.8厘米、足宽4厘米,重15克左右,制作粗陋。铭文有:二、十、百、武、丰、安周、安减、东周、邵文,官考等。
平肩弧足布的出土范围多集中于洛阳东周王袋百里之内。河南的洛阳、宜阳、孟津、伊川等地大量出土,其他地区未见。1970年洛阳以南35公里的伊川县富留店村出土了一瓮空首布,其中大型平肩空首布604枚。1971年洛阳以西约30公里的新安县牛丈村出土罐装的空首布401枚,基本均为小型平肩“安减”弧足布(仅一枚“戈”字者)。直到战国时期,这种货币仍在周王歌之内广泛流行。1953年洛阳中州路东周遗址出土的1件战国中期陶豆上刻有小型平肩弧足布的图案。1978年5月,洛阳西工十五厂战国中期地层出土1883枚空首布,有平肩弧足布1516枚,大型仅l枚,中型14枚,小型却达1501枚,占99%以上。说明越往后期,越向小型化发展,大中型空首布到战国中期已很少铸造。几无可辨,但币身厚重,锈色可辨。空首布的铭文有数字、干支、地支及一些地名,过去则有人认为其铭文的大多数是铸地名称,但实际上与考古发现地域对不上号,大部分空首布面文仅是铸炉的标记。这些文字先在土范上刻好,然后翻铸,在币文上仍可看出刀锋痕迹,有些与甲骨文类似。较为少见的面文有:癸、子、丑、北、下、平、巨、白、祝、筑、月、需、么、羽、合、耳、镢、兑、史、减、安等。2字空首布如“官考”、“文货”、“安周”等及4字空首布也较少见。一般造伪者无真品作模时,多参照图片仿刻铸模,不仅在文字和装饰线条上显得十分呆滞乏神,而且在形制上也与真钱大相径庭。
爯是先秦时期流行于南方楚国地区的称量贵金属货币,俗称楚金版,这些由高纯度黄金制作的楚国货币,呈版状,上用印敲打钤印文,印文为楚式大篆郢爯二字。 郢爯面上所打钤的爯字是称量的意思,爯前一字为地名,多数以楚国国都为首字,因曾先后迁都于郢、陈二地...
所谓先秦货币,即秦始皇统一之前的货币。它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个时期的刀、布、圜钱等金属铸币上的文字是用大篆来书写的。秦以后,钱文书体属小篆范畴,如半两、五铢,也有汉隶风格,其中莽钱为悬针篆。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
民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仅有几十年的存在,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那个年代发行的各种银元铜钱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而且能留存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的,可惜翻箱倒柜找遍了我家也没有。 我怎么看都不像值钱的样子,这让我想到《人民的名义》第一集的那个大贪官,...
在喜欢收藏清朝货币的钱币收藏爱好者中,对于清朝的宣统元宝,无论是从收藏数量还是收藏质量上来说都是有很高的人气。宣统元宝有着非常精致的外形和图案,因此在收藏清朝古钱币的收藏者眼中还是比较突出的,也是比较受关注和交易购买量很高的清朝古钱币之一...
包浆是什麽?我觉得应该定义为钱币表面稳定、稀?⒕?鹊难趸?恪0??匦胧亲匀谎趸?牟?铮?裨蚓褪嵌郧?业母?葱曰蛭锢硇云苹怠R?舶??胗泻π獾娜?笄??第一大特性:稳定。一般情况下,包浆不会随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不会被简单清洗所去除(...
宋朝有一个皇帝虽然在政治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却在艺术方面颇有造诣,这位皇帝便是宋徽宗。今日我们不谈宋徽宗在位期间有何政绩,聊聊其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发挥在了什么地方。宋徽宗执政期间,制造发行了一种钱币大观通宝。宋徽宗亲自提笔,写下了大观通宝...
版别是钱币收藏的大方式,在钱币版别收集的过程中, 常遇到一些无法明确判定的版别,是主流版还是趣味版?他们之间应该怎样去判定呢? 判定一个版别,不论其多或寡,我始终坚持认为要从多角度去查找证据来支持最终的结论。这个多角度包含了诸如模具的初始状...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银元一直是一大热点。因为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同时,银币制作量比古钱和民国纸币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银元品...
四川光绪,龙型大版别主要有四角龙、阔面龙、狭面龙、尖角龙、大头龙、异面龙、剑毛龙等,每一个大版下又衍生出无数个小版版别,如异面龙往下又分七刺异面龙、兔龙、猴面龙、暴牙龙、狭面龙等。 正面的字按大版区分主要有:标准绪、小点绪、长点绪、楷书大点...
爯是先秦时期流行于南方楚国地区的称量贵金属货币,俗称楚金版,这些由高纯度黄金制作...
爱藏评级又推出了几款评级盒子,先来一睹为快吧! 爱藏天保、货布特制封装盒 1、日本-...
大头八年的版式比起其他年号來说是属最多的,常见的就有至少七种,如标准版,正楷田华版...
华夏文明是古邦, 历史悠久五千年。 辉煌灿烂钱币史,古代当今广流传。 使用货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