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钱币的铸行(二)元末农民军钱币

2012-05-07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元末农民军钱币   元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是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几经劫难才登上帝位的。他性情残暴,又荒淫无道,曾诛杀大臣500余人,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滥印纸钞,此外还强征汴梁、大名等地民夫十五万人,在两万军队的监督下开掘黄河水道。民间流传着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若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这首小令道出了人民对当时开河、变钞的愤恨和不满。元未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开河变钞,主要原因是元顺

  元末农民军钱币

  元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是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几经劫难才登上帝位的。他性情残暴,又荒淫无道,曾诛杀大臣500余人,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滥印纸钞,此外还强征汴梁、大名等地民夫十五万人,在两万军队的监督下开掘黄河水道。民间流传着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若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这首小令道出了人民对当时“开河、变钞”的愤恨和不满。元未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开河变钞”,主要原因是元顺帝荒淫无道的统治,王室的纷争,权臣误国,而根本原因在于元朝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人为地把臣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敌视和欺压汉人和南人,激起民变。甚至最后有元朝大臣疯狂地提出要把汉人中的“张、王、赵、李、刘”等大姓人杀光的想法。正是在上述的这些原因下,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公元1351年在黄河工地上服役的农民头裹红巾,爆发了红军巾大起义。起义军在韩山童、刘福通的带领下,所向披靡,很快就占领了黄河、长江流域等地区,其它各地方也纷纷响应,形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反抗。

  起义军在与元朝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进行了经济斗争。起义军所铸的钱币有很多都流传下来了,这些钱币大都铸造精美,铜质优良,钱体厚重,书法水平较高。在元朝以纸币为主要流通手段的情况下,起义军钱币在流通中肯定是要受到欢迎的,因而能够在经济斗争中起到压倒对方的作用。元末的各支重要起义军,都铸有自己的钱币,分别为韩林儿龙风政权的“龙风通宝”,徐寿辉政权的“太平通宝”、“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政权的“大义通宝”,张士诚政权的“天佑通宝”,以及朱元璋政权的“大中通宝”。其中徐寿辉的“天启通宝”被称为“徐天启”,它同明朝天启年所铸的“明天启”是两种钱币,各其有特点。

元末起义军铸币——天佑通宝

  “天佑通宝”是由元未农民起军领袖之一的张士诚所建立的政权所铸。 

  张士诚,江苏省泰州人,是元末义军首领,但也是割据势力的头目。早年贩盐为生,在泰州滨海有盐场,他曾是盐船上的船工,也兼作盐贩。元末时期,盐民生活困苦。张士诚也受到富家欺凌,于是在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率盐民起义,杀富豪,焚官舍,以后聚众达数万人。曾一度被元朝派人招安,受封为太尉,他利用与元的关系,称霸一方。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派兵攻打红巾军,杀害了其领袖刘福通,向元朝请授王爵遭到拒绝后,又起兵反元,破泰州、兴化、高邮,建立了政权,自称为诚王,国号为大周,年号天佑,建都高邮。元朝派丞相脱脱集合大军,进攻高邮,张士诚被困了三个月。但因元朝内部斗争,脱脱被罢职,群龙无首,手下军队纷纷离散,张士诚才转败为胜。高邮之战,张士诚虽损兵折将,但他还能以几千人马进攻常熟,接着又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平江(今苏州),附近元兵都纷纷来归降。张士诚进驻平江后,以承天寺为宫室,设立省院、六部、百司,任命大臣,大周政权初具规模。但在后来与朱元璋争霸时,最终不敌,平江被破,他本人也被俘,最后竟自缢而亡。

  “天佑通宝”据说是张士诚率部攻下平江城后用承天寺的铜佛铸成的。张士诚的年号,也是受了承天寺的“承天”二字启发而采用的。张士诚铸行的“天佑通宝”沿用了当时的至正钱的形制,边廓齐整,面文楷书,背文用篆书。篆文有“一”、“贰”、“叁”、“五”等记值字样,钱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天佑通宝铜钱发红,可能跟用铜佛所铸有关。天佑通宝钱本身发行就少,再加上朱元璋的搜缴销毁,所以传世不多,尤其是背穿上有“贰”字者就更难见了,属极罕见品。

  我国历史上帝王年号作“天佑”者还有一个人,是唐朝末期唐昭宗李晔,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就是“天佑”。李晔的年号“右”字左偏旁是“衤”,而不是“亻”,所以有人在鉴定古币时不够细心,把“天佑通宝”当成了唐代钱币,这是错误的。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广大人民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压迫,纷纷揭竿而起。颖州(今安徽阜阳)人刘福通、韩山童率红巾军起义。韩山童不幸被捕,惨遭杀害,但起义军在刘福通的带领下很快发展到了十余万人。后来刘福通奉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国号大宋(史称韩宋),改元龙凤。韩林儿称帝下诏曰:“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天下。”“龙凤”体现了他们反元复宋的宏大志愿。“龙凤通宝”铸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该钱铜料赤黄,灿灿如金,钱文秀美,制作精致。钱分小平、折二、折三等。小平钱钱径2.5厘米左右,折三钱直径大约3.3厘米,体态浑厚,作工优精,清代张端木称其“字文遒美,铜质如黄金”。韩林儿的大宋政权存在时间较短,前后不足十年。起义军初期发展迅猛,江淮流域的红巾军尽归大宋政权。但经过血战,红巾军终于不敌元朝军队的疯狂反扑,公元1363年,一度归降元朝的张士诚攻打大宋政权,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走,大宋政权亡。公元1366年,朱元璋命令部将瘳永忠迎接韩林儿赴应天,船行至瓜步(今江苏六合县东南)时沉于江中,韩林儿死。韩林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红巾军坚持战斗十余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元王朝,也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政权奠定了基础。

  陈友谅是湖北人,生于公元1320年,出身渔家,粗通文字,曾在官府内混事。后进入起义军队伍,投身徐寿辉帐下,在徐寿辉部将倪文俊的手下任职。倪为元朝高官厚禄诱惑所动,意欲杀徐寿辉讨爵位。而陈友谅乘机将倪杀死,并将倪文俊的部队收编归已,自称为平章政事,从此徐寿辉受制于陈,但也无可奈何。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领义军连克城池。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专权用事,欲胁迫徐寿辉,徐不肯就范,想惩处他,陈友谅恐与徐寿辉公开闹翻对自己不利,就假意请徐来江州,当徐寿辉至江州时,陈友谅伏兵于城西,杀徐寿辉辉措手不及,全歼了徐部。徐寿辉误入圈套,成为傀儡,陈友谅挟徐称汉王。到了第二年,索性杀了徐寿辉,自立为汉帝,并改元大义。“大义通宝”就是在徐寿辉杀陈友谅后铸的。“大义不义”的陈友谅为求成功不惜杀害战友。至正二十三年,朱元境与陈友谅鄱阳湖决战,陈友谅战败,在湖口突围时被乱箭射死了。

  “大义通宝”是在大义元年(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时所铸。该钱小平、折二、折三,钱文为楷书,钱背无文。此钱铜色发红,铸作一般,铸量较多,传世也较多。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时铸过“洪武通宝”,但其实朱元璋铸行的第一种钱是他在元末称雄时铸造的“大中通宝”,我们把它放在这里介绍。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省风阳东)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为富人家放牧。17岁那年父母兄长相继死于饥荒和疾病,为了活命,他出家当了和尚。过了三年,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加入起义军后,由于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颇得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在韩林儿称帝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升为副元帅。龙凤二年,他率起义军攻占了金陵(今江苏南京),称为吴国公,并且确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招集了一批谋臣武将,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后来,朱元璋经过“鄱阳湖”一战,消灭了陈友谅,次年称吴王。接着再灭张士诚,随后方国珍等归降,同年再攻取了广东、福建,坐拥了半壁江山。紧接着,他就开始了北伐。朱元璋确有统帅之才。公元1367年,命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领25万大军攻占山东,后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元大都。元顺帝眼见大势已去,仓惶北逃,大明江山就此初定。

  大中通宝是朱元璋在称吴国公时所铸。当时朱元璋一路取金陵,得皖南等地,并有江西、浙江等地,东南局势渐稳,遂于金陵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大中通宝分五等,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及当十。明朝建立以后,仍铸行大中通宝钱,背文加铸。“北平”、“福”等地名,但已不能算元末起义军钱币了。金陵所铸大中钱皆光背无文,仅当十钱背穿上置“十”字,钱文楷书顺读,书法端正,制作较精良。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