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铜圆(2)军政府造四川铜币

2012-05-03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1911年12月,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仅成立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由于在成都兵变中,原四川藩库、大清银行、浚川源银行及各票号、钱庄、商店皆遭乱兵抢劫一空,新一届军政府成立后,即面临财政困窘局面,度支日绌,供不应求。1912年(民国元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军政府之令,更换前清龙纹铜元旧模,雕版民国铜元新款。正式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正面中心饰一芙蓉花。其上下右左分列四川铜币四宇,上沿书军政府造,下沿书币值当制钱文字样;币背中心为一篆书汉字,与大汉、大

    1911年12月,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仅成立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由于在“成都兵变”中,原四川藩库、大清银行、浚川源银行及各票号、钱庄、商店皆遭乱兵抢劫一空,新一届军政府成立后,即面临财政困窘局面,度支日绌,供不应求。1912年(民国元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军政府之令,更换前清龙纹铜元旧模,雕版民国铜元新款。正式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正面中心饰一芙蓉花。其上下右左分列“四川铜币”四宇,上沿书“军政府造”,下沿书币值“当制钱×文”字样;币背中心为一篆书“汉”字,与“大汉”、“大汉纪元”方孔制钱一脉相承。“汉”字圈内以直线纹为底,外环18个小圆圈(寓意为全国18个行省)。放川中俗称其为“汉字铜元”。此币开铸之初仅发行十文、二十文两种钱币。当十者与原来的龙纹前清铜元重量相等,当二十文者由原重四钱改为三钱。同年5月,又添铸当五十文一种,重五钱。铸币的铜料来源除向民间调换各种铜器外.又收集到废铜炮五十余尊,废铜四万余斤,又将东川、盐源两处铜局改为商办,并在木坪设局采铜,基本上保障了铸币原料的供给。当年计铸十文铜元6055万余枚,二十文铜元1247万余枚,五十文铜元935万余枚。1913年(民国2年),四川成都造币厂除继续铸造十文、二十文、五十文铜元之外,又于同年8月增铸重五钱八分的一百文铜元。1918年(民国7年)熊克武任四川督军时,曾新铸少量“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其中军政府造五文币面与其他面值四川铜币完全相同,而币背则改为交叉双旗图案。纪年仍镌“民国元年”。四川铜币五文亦有币背为篆书“汉”字加十八圈者存世.数量极少,当为其开铸时之样币,后未批量发行(见图123)。“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于1912年(民国元年)开铸之后,至1925年(民国14年)的十余年间,几乎从未间断其铸造。其币面值计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种,是当时全国各地铸行铜币中最为完整的系列铜币之一种,具有极典型的特色。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发行量较大,流通时间较长,现今存世量亦较多。其各种面值中除五文、十文者外,其余三种面额版式繁多。集藏“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其版式的区分,一般从年号、铜质、字体大小、书写笔划及l花星纹饰等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以铸行年号区分各面额版式。尽管“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从1912年至1925年共铸行十余年之久,但从存世实物来看.其年号仅见元年、2年、3年三种纪年。其中五文者仅有元年一种年号;十文者有元年、2年两种年号;二十文者有元年、2年、3年三种年号;五十文者亦有元年、2年、3年三种年号;有图谱刊录有五十文民国7年者,其数量极少(见图163)。民国7年,熊克武任四川督军时,曾对四川金融紊乱状况进行整治,除兑换收回历年滥发之“军用票券”及“川中券”、“滇中券”、“浚川券”等外,还停铸一百文、二百文大面额铜元,仅铸二十文、五十文面额者,并增铸少量五文面额四川铜币。熊克武主持四川军政时所铸五文、二十文四川铜币,其纪年仍用旧模镌民国元年(其五十文者似不会另镑7年字样。此民国7年五十文四川铜币,今蜀中已不见踪迹,故不敢轻言其真伪.疑其私铸的可能性较大。),一百文者有2年、3年两种年号。(另有民国元年一百文四川铜币,见图164。此币应为民间私铸,当不在此列:有一种观点认为民国元年一百文四川铜币为民国7年铸。仿民国7年五文四川铜币例,仍用民国元年年号。民国7年熊克武主政,已完全停铸一百文面额四川铜币。故此说未免牵强。)各种面额四川铜币中,尤以五文背“汉”字者最为罕见。双旗图五文者亦少见。其次为民国3年各面额四川铜币,存世量皆不多。民国3年各面额四川铜币,一百文者数量最少,今已极不易得。

    其次,以铜质区分其版式。四川铜币除五文仅有红铜质一种外,其余面额皆有红、黄铜质两种。十文者黄铜质多见,红铜质极少,尤其民国2年红铜质十文者更是稀若晨星。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四川铜币红、黄铜皆多见。民国3年纪元者,红铜质较少。

    第三,以字体大小区分其版式。四川铜币二十文、五十文者,其正面上沿“军政府造”四字,有大、中、小三种字体。中字、小字“军政府造”二十文、五十文四川铜币多见,而大字“军政府造”二十文、五十文四川铜币则稍少。另有一种民国2年大字“军政府造”十文四川铜币面配民国3年五十文四川铜币背,存世极少,极为难得(见图162)。

    第四,以字体书写笔画差异区分版式。四川铜币的铸造期约在15年左右,铸造量颇大,在铸造期间模具损坏较多,更换较为频繁,故以字体书写笔画区分版式较多。若按细微差异区分,其版式当在百种之上。无论是从铜元研究的角度,还是铜元集藏的角度来看,过于细致地区分版式.实无多大意义。所以一般只注重于较明显的字体书写笔画差异的版式区分。四川铜币正面字体书写差别较明显之处,在“四川铜币”四字中的“四”、“铜”、“币”三字上。其“四”字按上下角是否封口而分为“开口四”与“闭口四”两种大版式。其“币”字则按“巾”字部中竖一笔是否出头而分为“出头巾”与“平头巾”两大版式。其“铜”字则视“金”旁的书写笔画而分版式,“金”旁写为四横笔者,俗称“横笔金”;“金”旁写为三横两点者,俗称“点金”。“点金”版四川铜币十文及一百文者较少.二十文、五十文比较多见。据传点金版为重庆铜元局造。四川铜币背面字体书写差别较明显之处,则在其上沿“中华民国×年”的“民”字及篆书“汉”字上。按“民”字区分,主要是视其是否有点而分为“有点民”与“无点民”,两大版式。按篆书“汉”字区分,则版式较多。篆书繁体“汉”字左边水旁写为五笔者,俗称“五笔水”,极多;写为六笔者,俗称“六笔水”,极少,仅民国2年二十文四川铜币中有此版式(见图142),其余面额及年号之四川铜币中皆无。篆书“汉”字右边上部“廿”字头为方折写法者,俗称“方头汉”;为圆弧写法者,俗称“圆头汉”。这也是按篆书“汉”字书写方法区分版式之一种。其他如图149-152四款五十文四川铜币之篆书“汉”字书写流畅、笔意洒脱者,迥异其余各版式之五十文,亦可作区分四川铜元版式之着眼处。

第五,以花星纹饰区分版式。四川铜币正面中心为一朵芙蓉 花饰,按其大小可分多种版式。四川铜币背左右边沿分列有两粒空心十字花星。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四川铜币除币背左右分列十字花星之“双星版”外,还有一种其币背下沿多列一十字花星的版式,俗称“三垦版”。民国2年一百支“三星版”多为“点金”,数额颇少。今已不多见。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