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币中的另类——轻薄恶钱

2012-05-02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恶钱:古钱币品种。东汉末年董卓铸行的一种正、背面均无文字的轻劣小五铢钱,又称无文钱。这种钱币孔阔而肉狭,轻薄而无廓,集质劣、减重、滥铸于一体,导致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因而当时民间称这种钱为恶钱。   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事关国家经济命脉与国计民生,涉及到千家万户及每一个人。尤其在古代,铸币质量的优劣更是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现象的兴盛与衰败,亦是政权稳定与动荡的标志。   当国运昌盛而经济繁荣时期,铸币的形制与材质均为上等铜材,浇铸精美,字体工整而规范,且价值与 钱币 同;但是,因内忧外患的争战

    恶钱:古钱币品种。东汉末年董卓铸行的一种正、背面均无文字的轻劣小五铢钱,又称“无文钱”。这种钱币孔阔而肉狭,轻薄而无廓,集质劣、减重、滥铸于一体,导致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因而当时民间称这种钱为“恶钱”。

  货币的发行与流通,事关国家经济命脉与国计民生,涉及到千家万户及每一个人。尤其在古代,铸币质量的优劣更是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现象的兴盛与衰败,亦是政权稳定与动荡的标志。

  当国运昌盛而经济繁荣时期,铸币的形制与材质均为上等铜材,浇铸精美,字体工整而规范,且价值与钱币同;但是,因内忧外患的争战,尤其是在农民起义时期,赋税收入因统治区缩小而国力不济,致使国库空虚,经济衰退,政局混乱,朝廷军费开支迅猛,在铸币中就会出现为仓促应付军队开支过大之需,并在民间购物中强行推行此类轻薄劣质的恶钱。这种无疑于饮鸩止渴的横征暴敛,是币值低迷的一种表现,最终祸国殃民。由于此类币大量充斥市面而贬值,加速并造成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因其严重地违反经济规律,币贱物涨,致使钱法紊乱,商贾不行,穷黎无以糊口,民众怨声载道而民不聊生。

古代钱币——恶钱

  从历代所铸的轻薄恶钱来看,如:西汉的榆荚“半两”、鸡目“五铢”等。然而,最为轻薄而小的恶钱,则当数南北朝的刘宋景和元年(465年)所铸之“鹅眼”钱(其形比鹅的眼睛稍大,故此得名)。因这种钱 “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入水不沉,随手破碎,数十万钱不盈一掬”。由于该币体积过于轻薄,极易破损,所以,一千五百年以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很难再见到它的实物了。

  清代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均铸行流通有过此类钱,最大者不足20毫米,小的则只有15毫米,且厚度才1毫米。这是因为各地监控不严而私铸,为确保数量不惜在偷工减料中减值减量,才造成了这种面值与法定制钱规格严重不符的现象。更有甚者,在清咸丰年间,重踏覆辄,竟铸造有以一“当千”的“咸丰通宝”。

  恶钱的版式繁多,往往因为材质低劣,铸制粗糙,钱面文字不清,亦有宽郭、窄郭及重量不等之分。所以,历来不为泉界所关注而予以一定的重视。然而,却反到使之在古币中成了一种特殊而别具一格的另类。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