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钱与币文艺术

2012-11-09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arm阅读:

摘要:中国铜钱自汉武帝时期以后就进人了五铢钱时代,五铢钱一直使用到隋朝灭亡。 在这七百多年时间里,虽然五铢钱一直居主导地位,但也并非没有流行过别种钱币,前述各种大钱就都不是五铢钱,小钱中也有突破五铢钱的樊篱的,其中尤其引起后人注意的是最早的年号钱的出现。西晋王朝衰亡后,不少地区出现了割据政权,即是历史学家所谓的十六国。作为十六国之一的后赵,在开国君主石勒自称赵王的那一年(公元319年)铸行钱文为丰货的钱币,率先打破五铢钱的成式。随后,四川成蜀的李寿,在改国号为汉以后,于汉兴年间(338一343)铸行了

    中国铜钱自汉武帝时期以后就进人了五铢钱时代,五铢钱一直使用到隋朝灭亡。

    在这七百多年时间里,虽然五铢钱一直居主导地位,但也并非没有流行过别种钱币,前述各种大钱就都不是五铢钱,小钱中也有突破五铢钱的樊篱的,其中尤其引起后人注意的是最早的年号钱的出现。西晋王朝衰亡后,不少地区出现了割据政权,即是历史学家所谓的“十六国”。作为十六国之一的后赵,在开国君主石勒自称赵王的那一年(公元319年)铸行钱文为“丰货”的钱币,率先打破五铢钱的成式。随后,四川成蜀的李寿,在改国号为汉以后,于汉兴年间(338一343)铸行了钱文为“汉兴”的小钱(仅重1克多),这种钱虽铸行量很小,却是中国最早的年号钱。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也铸行了一种年号钱——孝建四铢钱。孝建四铢钱面文为“孝建”,背文为“四铢”,后来铸的没有了背文,仅余下正面的“孝建”二字。孝建四铢钱开始行用不久就出现了减重现象,到后来实际成了二铢钱。与减重孝建四铢钱形式相近,今存有“永光”、“景和”两种年号钱。永光、景和都是刘宋前废帝的年号,而且是同一年(公元454年)的前后两个年号。所以,这两种钱是同一年铸行的,行用时间很短,数量极少。北朝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魏孝明帝永安二年(529)也分别铸行了“太和五铢”、“永安五铢”这两种年号钱。当然,将上述几种年号钱同北宋以后的年号比较,就会感觉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汉兴、孝建等钱钱面只有两个字,即年号;太和、永安等钱除了年号以外又有“五铢”二字。而北宋以后的年号钱钱面却有四个字,除了表示年号的两个字外,另外两个字一般是“元宝”或“通宝”。此外,钱币的形式也有明显差异。尽管如此,仅就以年号为钱文这一点讲,汉兴、孝建等钱仍是创始者,而方孔圆钱钱文由二字到四字的变化,也是出现在这一时期。

    王莽新朝以后到隋朝,虽然在中国钱币史上是一个发展相对迟滞的时期,但在铸钱工艺方面却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绩。我国古代铜币中的精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这一时期。王莽新朝的货币制度脱离实际、复古倒退,并不足取,但王莽新朝铸行的钱币的外观却是相当精美的,有些特别精美者简直就像是机制币,显示出当时的铸钱工艺水平是较高的。

    南朝的陈朝钱币和北朝的周朝钱币都异常精美,钱文书法都采用一种近乎玉筯篆的字体,外缘匀窄而有内郭。北周“永通万国”钱篆法华美纯熟,被认为是东汉以来钱中之冠。应当指出,此时期的精美钱币,一般都是大钱,这也是必然的,因为只有价值大的钱币才有可能提高生产成本、精工细作,同时,官方为了防止私人盗铸,也不得不把大钱造得比一般钱币精美。这使人联想到后来我国钱币制造工艺的落后,除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之外,与西方各国较多地铸造金银币,而我国在中古以后却一直铸行贱金属货币有重要联系。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