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褒与莎翁的比较

2012-11-07来源:人民币收藏网 作者:责编:炽化阅读:

摘要:看过莎士比亚的悲剧《雅典的泰门》的人,一定会被剧中人泰门激昂的道白深深感动: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嘿,你们这些天神们啊,为什么要给我这东西呢?嘿!这东西会把你们的祭司和仆人从你们身边拉走,把壮士头颅底下的枕垫抽去;这黄色的东西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

    看过莎士比亚的悲剧《雅典的泰门》的人,一定会被剧中人泰门激昂的道白深深感动: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嘿,你们这些天神们啊,为什么要给我这东西呢?嘿!这东西会把你们的祭司和仆人从你们身边拉走,把壮士头颅底下的枕垫抽去;这黄色的东西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会使身染恶疮的人见了呕吐,有了这东西也会恢复三春的娇艳。来,这该死的硬块,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这是被朋友遗弃的泰门愤世疾俗的绝望的怒吼,也是莎士比亚对时俗的强有力的鞭笞。数百年来它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据说马克思在自己的着作中曾四次引用这段台词,它也广泛地出现在其他名人的着作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听了或读了这段台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另一篇与之颇有相似点的杰作,那就是鲁褒的《钱神论》,我们不妨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节录如下:

    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居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朱门而入紫闼。钱之所在,危而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幽滞孤弱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令问笑谈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时,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凑,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岂虚也哉!又曰:钱可使鬼,而况人乎!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君无钱,士不来,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引自《晋书·隐逸传》,另个别文字据《古今事文类聚》、《太平御览》校改)

    显然,鲁褒这篇《钱神论》也是愤世疾俗之作,而且也是针贬和鞭笞社会上唯钱是视的恶劣风气,和莎翁的上引台词相比,甚至言辞上都有某些想像之处。但是令人困惑的是:莎翁处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初期,他抨击的货币拜物教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而膨胀起来的;而鲁褒却生活在比莎翁早一千多年的时代,而且处在货币经济暂时衰退的历史时期,为什么鲁褒也要抨击那种盲目追逐金钱的丑恶现象呢?难道鲁褒的时代也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潜在势力?

    答案还是应当从历史实际中去寻找。考察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的那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时期商品经济确实是发展相对不景气的,货币经济更有某种衰退,但是社会上拚命追逐财富、追逐金钱的风气在一定范围内却是引人注目地存在的。说到拚命聚敛财富,人们不会不想到东汉的郭况和梁冀。他们两人都是外戚,有很高的官爵,却爱财如命。郭况“累金数亿”,当时流传民谣说:“洛阳多钱郭氏室,夜月昼星富无匹。”人们把他的家称为“金穴”(王嘉《拾遗记》)。梁冀不择手段地敛财,遭到时人痛恨。他终因犯罪被没收家产,他的财产竟多达三十余万万,相当全国人一年缴税总数的一半以上(《后汉书·梁冀传》)。汉末董卓也是个爱财敛财的人,他被杀以后,在他的巢穴——郿坞中,人们发现他藏有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后汉书·董卓传》)。三国时期魏国的刘类,在担任弘农太守期间,“使人掘地求钱,所在市里皆有孔穴”(《三国志·魏志》)。晋朝有位中书令名叫和峤,他对钱有特殊的嗜好,以致被当时人认为有“钱癖”(《晋书·和峤传》)。当时任廷尉者多借办案收受贿赂,民间流行民谣说:“廷尉狱,平如砥;有钱生,无钱死。”(《初学记》卷20引晋卫展表)北魏有个贵族名叫元诞,他担任齐州刺史时,当听到人们批评自己太“贪”的议论时,他竟说:“齐州七万家,吾至来,一家未得三斗钱,何言贪也?”(《魏书·景穆十二王传》)另一位贵族拓跋庆担任太尉主簿,“事无大小,得物然后判,或十数钱,或二十钱,得便取之,府中号为十钱主簿”(《北史·道武七王传》)。他们对钱的追逐到了何种地步!类似的事例还能找到许多,但通观这些事例,我们不难发现,当时追逐金钱最甚者、攫取金钱最多者,大都是贵族世家,这类记载中很少出现工商业者(这大约与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减弱有直接关系)的形象。这就说明,鲁褒在《钱神论》中所抨击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利用手中特权拚命攫取金钱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讲,即是那些“洛中朱衣,当途之士”。

    在鲁褒写《钱神论》后,梁朝又有萧综写了《钱愚论》,他针砭的目标,与鲁褒很接近,也是贵族,但这次不是泛指而是特指,被针砭的人就是临川王萧宏。萧宏“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余间”。也是一位有“钱癖”的人。于是萧综便写了《钱愚论》讽刺他,皇帝知道了,怕“影响”不好,赶忙让萧综销毁此文,然而为时已晚,此文早已被广泛传抄,流行开来。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