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溯源——货币的产生及最初形态是哪样?

2012-08-18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贝壳就成了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起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钱”的作用。贝壳也就成了货币的最初形态。

  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所以,一个部落或者一个家庭都还没有多少剩余的产品可以用来交换其他急需的用品。部落或家庭之间偶尔发生的交换活动,也只是以物易物,当时根本没有货币,也不需要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也相对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于是,人们便把装饰品——贝壳作为交换的中介物。久了,贝壳就成了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起了我们今天意义上的“钱”的作用。贝壳也就成了货币的最初形态。

  人们为什么要用贝壳作交换媒介呢?因为在那个石耕火种、不知金属为何物的原始蒙昧时代,贝壳可算是最珍贵的物品了。首先,它是从大海深处打捞而来,而且不易获得。其次,是它花纹美丽、小巧玲珑、晶莹光滑、坚固耐用、个体整齐、利于贮存、便于携带,在成为交换媒介之前,早已为人们所喜爱而被当成最珍贵的装饰品了。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社会的形成,用珍贵的贝壳作货币进行交换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人民币收藏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也越来越频繁,许多人都需要贝壳这种货币。但是贝壳的来源极为有限,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人们又想出了以其他材料仿制贝形货币的方法。例如:将大的蚌壳分割成小块,再磨成贝壳的形状代替贝币。距离大海比较远的地区,不易得到海贝和蚌壳,便以畜骨、兽骨、玉、石等材料磨制成贝的形状进行交易。约定俗成,逐渐的,这些仿制的贝壳样的小东西也就被人们承认为货币了。人民币收藏界对此说法也一致认同。

  到了商代,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了,人们首先学会了冶炼铜、锡。先民们除了用铜、锡混合后铸造生活用具、工具、武器之外,也铸造贝壳形状的小货币参与流通。从此,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铜仿贝出现了。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