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人民币收藏——什么叫布币

2012-08-11来源: 作者:Airmb_cang阅读:

摘要:战国时期,一些主要诸侯国如:韩、赵、魏、燕、楚等都铸行布币,但他们铸造的布币与周王朝初行的布币有很大的区别,原来像空心方锥的部位变成了扁平状

  贝币和仿贝作为主要货币在我国历史上流通了一千多年,它的大小不过像一枚小枣。到了公元前六世纪后期,用小枣大小的贝币已完全不能适应市场交换的需要了。例如,有时为了买一头牛,要背上成斗的贝币戴者仿贝到市场上去。支付时的计算也很麻烦。买更贵重的东西呢,携带贝币的数量恐怕要肩挑、车推才能支付。这就造成了流通秩序的混乱。到了东周后期,这种单一的低面值的货币制度再也维持不下去了。东周国王下决心要改革货币制度,决定铸行大额货币与各种贝币并行。东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国王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铸造出大钱——布币。布币的形状像一把铁锹的锹头,安把儿的地方像空心的方锥,钱币学上称为“銎”。不过这种布币比实用的锹要小得多,长七八厘米,宽四五匣米。布币正面铸有一至两个文字,有数字,有干支,还有记地名的等等。

  有了这种大额货币,交易起来就方便多了。后来,周王朝属下的诸侯国纷纷效法。到了战国时期,一些主要诸侯国如:韩、赵、魏、燕、楚等都铸行布币,但他们铸造的布币与周王朝初行的布币有很大的区别,原来像空心方锥的部位变成了扁平状,个体也小、薄了许多,尤其下端像足的部位,区别就更明显了。周王朝布币底部呈向内凹陷的大圆弧;而列国的布币底部像分开的两腿,似裆的部位有尖形,也有方形或圆形的。布上面的文字两个到四个的都有,多数是记地名戴国名的,也有记重量或币值的。总之,较周王朝初期布币上的文字要复杂得多。

人民币收藏

  为什么叫作“布币”呢?人民币收藏专家认为,在我国古代,曾把一种似锹的挖土农具称为“镈”,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经常拿这种挖土工具去换取别的东西。用这种东西做交换比较频繁。周景王便把这种农具小型化,铸成象征性的“镈”,变成了价值符号,成为公认的交换媒介。因为“镈”、“布”声母相同,音韵相转,于是“镈”就转韵成为“布”了。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祖先们选择“镈”这种农具做为货币的形制,是重农贵农传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疆域广大,文化、习俗有许多差异。同样的农具,各地也有许多区别。因此,同是仿农具的布币,各地(各国)也有许多差异。

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由本站编辑编写,材料来自报纸、网络、新闻视频等等,文章的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也不代表任何投资偏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搜索

 硬币  价格  旧版人民币  人民币  荧光  冠号  硬币价格  长城币  9910  补号  纪念钞  纪念币  错币  纸币  902  第四套  龙钞  第五套  分币  鉴别  一角  802  品相  暗记  第三套  水印  1953  腰带  8002  揭秘  硬分币  评级  绿幽灵  第三  一分  1980  801  8050  991  901


© 2008-2013 Powered By airmb.com 人民币收藏-爱藏网 联系本站 官方微博:(新浪)@收藏人民币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58915号